欢迎访问四川省仪陇县张思德纪念馆! 咨询热线: 0817-7210033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咨询 >

用“绣花”的功夫 打赢脱贫攻坚战

时间:2017-04-13 08:41来源:仪陇新闻网作者:刘海 点击:
□本报评论员 刘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,脱贫攻坚越往后,难度越大,越要压实责任、精准施策、过细工作。扶持谁、谁来扶、怎么扶、如何退,全过程都要精
  □本报评论员 刘海

  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,脱贫攻坚越往后,难度越大,越要压实责任、精准施策、过细工作。扶持谁、谁来扶、怎么扶、如何退,全过程都要精准,有的需要下一番“绣花”功夫。

   “绣花”是一个精细活,成于细、贵在精,只有一针一线精准到位,一环紧扣一环,一步紧跟一步,方能绣出花团锦簇。总书记以“绣花”为喻,生动诠释了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的重点和难点,既指出了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性、时间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,又为下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具体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
   南充是全省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,也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,贫困人口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十分之一、占全省贫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,其全局意义不言而喻。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,问题导向、加力加劲、冲锋冲刺,聚焦薄弱环节,在“准、实、细、严”等方面狠下一番“绣花”功夫,以决战之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
   用绣花的功夫,必须把精准这个“牛鼻子”牢牢牵住。“计熟事定,举必有功。”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,难点在精准,成败亦在精准。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发展问题,只有扶出“产业”,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。要坚持把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必由之路,对准“穷根”精准施策,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,宜种则种、宜养则养、宜游则游,以产业“输血”激发贫困群众自身“造血”机能,真正拔掉 “穷根”,开掘富源。目前,我市正分类推进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,走“一村一品、一户一业”差异化发展新路,就是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,既精准地切入到市场供需平衡的大平台,也避免了致富的“撞车”。

   用绣花的功夫,必须把“实”字贯穿始终。扶贫脱贫已到了“啃硬骨头”、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,要想脱贫见实效,扶贫有实绩,关键要在“实”上下功夫。只有发扬实干精神,才能“绣好”脱贫攻坚的一针一线。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要脚沾泥土、心贴群众、深入一线,把“扶志”与“扶智”结合起来,把“帮眼前”与“扶长远”结合起来,把“短期输血”与增强“造血”功能结合起来,步步推进、层层深入,竭尽全力帮助贫困地区、贫困群众谋思路、破难题、促发展,做到不脱贫、不脱钩,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。

   用绣花的功夫, 必须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。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” 脱贫攻坚已到了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关键时期。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关键,在于广大干部的工作细致程度。脱贫不是去贫困村里转一转、到贫困家庭中瞅两眼、在贫困户面前念念政策就能收到效果的,而是要认真做好、做实每一个环节、每一步的工作。我们不但要将党委政府的帮扶政策、措施让贫困户知道,还要帮助他们落实这些政策、措施;我们不但要给贫困户发放各种种苗,还要帮助他们种养,取得收获;我们不但要培训贫困户就业的技能,还要帮助他们落实就业……只有这样细致、 扎实的帮扶,才能真正取得好效果。

   用绣花的功夫,必须把严的规矩立起来。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;脱贫不脱贫,标尺在人民。 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压倒性的政治任务,来不得半点投机,注不得半点水分。不可否认,实际工作中,极个别地方在“举步维艰”和“按期脱贫”的冲突面前,耍起了“小聪明”,要么弄虚作假,搞材料脱贫;要么以点“代”面,抓点不抓面,点上一枝花,面上豆腐渣……搞“数字脱贫”是严重的腐败问题。对那些“忽悠”贫困群众,在脱贫攻坚扶贫工作中“注水作秀”、弄虚作假、欺上瞒下的,必须层层问责、一查到底、从严从重惩处。只要全市上下以“等不得”的紧迫感、“慢不得”的危机感、“松不得”的责任感和“停不得”的使命感,扑下身子真扶贫,扭住“精准”不放松,加大力度、加快速度、加紧进度,就能攻下“最后堡垒”,书写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的南充奇迹,谱写开创南充新未来、建设成渝第二城的美好篇章!

(责任编辑:张思德纪念馆:何文)
顶一下
(1)
10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