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四川省仪陇县张思德纪念馆! 咨询热线: 0817-7210033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主页 > 馆内咨询 >

张思德标兵----炬光乡雷鸣村代课教师梁淑敏

时间:2015-11-27 09:47来源:仪陇新闻网作者:谢辉 点击:
弥补遗失的讲台时光 守护乡村留守儿童 在仪陇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,一间平房和一个连操场都不算的院子里有一位乐观、热情的七旬老奶奶,每当下课铃响后,她都会带着一群孩子做
 弥补遗失的讲台时光 守护乡村留守儿童
在仪陇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,一间平房和一个连操场都不算的院子里有一位乐观、热情的七旬老奶奶,每当下课铃响后,她都会带着一群孩子做游戏。
老伴邱奇品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,是她心目中最亲最可爱的人。梁淑敏老师是北京顺义人,为了追随爱情,她宁愿放弃北京的铁饭碗,来到仪陇县炬光乡雷鸣村当农民,后来成为了一名乡村代课老师,为了守护当地的留守儿童。现在,已73岁的她愿意继续奉献,把学生当着自己的孙子,自己的亲人来照顾。

追随丈夫 放弃铁饭碗甘愿当农民
4月22日上午,下课铃声一响,73岁的梁淑敏老师走出教室,接受了记者的专访。老伴邱奇品是一名退伍老兵,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,是她心目中最可爱的人。
1959年,还是一名年轻小伙的邱奇品转业到北京开关厂,梁淑敏听说他是抗美援朝的战士,特别崇拜他,便和他交往,1960年两人走进了婚姻殿堂。后来,因为历史原因,开关厂倒闭了。邱奇品想回老家,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梁淑敏。“我当时正在厂里上班,是厂里的一名正式工人,还是有点纠结的,毕竟一直生活在北京,亲人和朋友都在这里,但我还是支持老伴的想法,不顾家人和亲人的反对,在1962年,毅然和老公带着孩子回到了仪陇炬光乡的老家。”
当时从县城到炬光还没有通车,费了很大的功夫,才回到老家,脚皮都走破了。来到炬光乡后,看到到处都是大山,梁淑敏心里很不是滋味,就特别想北京的亲人,真的很想回去,但是看见自己心爱的丈夫和孩子,她还是选择了留下来。
歇息好之后,梁淑敏就跟着丈夫学习怎么挖地等农活,吃完晚饭后,就跟婆婆学习如何纳鞋底,当时什么都得学,不然就没法给丈夫分忧。
梁淑敏哥哥是北京首钢的工程师,他十分不放心梁淑敏一个人在他乡生活,他曾经来过仪陇,看到妹妹一家的生活条件,特别难过,坚决要带着她回北京,但梁淑敏没有同意。便安慰哥哥说,“这里的空气好,已经习惯了,舍不得走。”

走向讲台 成为一名乡村代课老师
“1964年,乡政府的人了解到我是初中文化,就建议我到村里代课,当时,我一口标准的普通话,学生们都听不习惯。”
   近几年,雷鸣村小班里从4个孩子到6个孩子再到如今的16个孩子,他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。就是这样一个“简单”的小学校,但课程表、作息时间表样样齐全。
记者看到,在办公桌上,时钟、一些药盒、饮料罐等物品摆得整整齐齐的,梁老师告诉记者,这些盒子是用来当教学用具的,当讲到长方体、正方体、圆柱体时,就可以拿出这些药盒和饮料罐让孩子们看,这样的教学方法孩子们接受起来很快。
梁淑敏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孙子带,给他们买图书,在生日的时候给他们做生日卡片,家里只要有好吃的,就会拿到学校给孩子们吃。同时,她买来的溜溜球、跳棋、五子棋、气球等,都每人一份。“人家问我,你家里有好多孙娃?我说买多少份就有好多孙娃。”她笑着说。
梁淑敏讲道,“1972年,我从一名代课老师转正为正式老师,后又走上讲台代课,虽然只有几百块,但加上退休工资,我觉得已经足够了,给孩子们买些学习用品、零食玩具什么的,跟孩子们在一起,我自己很高兴,每天都过得很充实。”
梁淑敏要求自己的学生,书本、作业本本必须整整齐齐、不允许卷角、撕坏或者缺页。还给每个学生买一个塑料袋专门用来放作业本。“梁老师教得好,她很有耐心,教这些娃儿非常操心,她带自己的孙娃也没带到这么好。”一位村民讲道。
为了孩子

她再次登上讲坛
在上个世纪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梁淑敏的大儿子光荣牺牲,此事对她的打击很大,不久,她就病倒了。1993年梁淑敏就从炬光小学病退了。1996年梁淑敏病愈,请求继续教书。“我从不计较领多少工资,现在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太多,村上留守儿童多,我有义务把留守儿童守住,要守就要守好。”梁淑敏说。
2011年8月,梁淑敏的幺儿子知道炬光小学校开学后,要找妈妈代课。由于心疼妈妈,他便把妈妈接到日兴镇去了。梁淑敏知道这一情况后,不顾儿子的反对,坚持回到雷鸣村小为4个孩子当起代课老师。在这里,她一个人承担所有学生的全部课程,无怨无悔做着代课教师。她说,“老师本来就是教书的,这里需要我,相信我才把孩子交给我的,我一定要把孩子教好,要把这些留守儿童守住。”
聊天中,梁老师说起她现在的愿望,“不计较个人得失、也不计较在乡下上课,只是希望得到家人的理解。”梁老师动情地说着。

学生眼中 她既是老师又是亲人
在这3年里,梁老师不仅要担任老师的角色,还兼任厨师、奶奶、朋友的角色,与孩子和家长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,是孩子们眼中非常喜欢的老师。
课堂上,让梁淑敏最欣慰的是,有时候学生会指出她在课堂上的错误。她认为只有学生真正学懂了才能指出她的错误,和学生一起互相学习,不会感觉自己是老师没有面子。下课了,梁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,打成一片。
梁淑敏把所有的学生当成自己的亲孙子,在孩子眼里,梁淑敏也是他们可亲可敬的奶奶和知心朋友。孩子们有什么心里话,都会跟奶奶分享。
“你们喜欢梁老师吗?”
“喜欢!”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。
“有好喜欢?”
“100个喜欢。”一小男孩说。
“一亿个喜欢。”另一位孩子说。
当问及孩子们长大了会给梁老师买什么礼物时,孩子们说买补品,想给梁老师补补身体,让她继续教下去。
梁老师从教40多年,教出的学生数不胜数,有当公务员的,有经商的,有搞房地产的。在村上,有一家祖孙三代都是梁老师教出来的学生,其中的爷爷只要有空,都会来学校和梁老师说说话,还经常叫孙女吴艳君给梁老师带好吃的东西呢。
“梁老师作为一个北京人,来到仪陇,她献了青春,献子孙,自己的大儿子在越南战场上牺牲了,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,她是我最敬重的良师益友。”从事行政工作的学生赵永波也常常给老师打电话,节假日还会去看看老师。

妇唱夫随 丈夫当起专职厨师
离学校300米就是梁老师的家,原来到学校的路是泥巴路,下雨天都要穿筒靴,非常容易摔倒。考虑到梁老师的年纪,炬光乡政府去年专门为梁淑敏修建了一条便民路,平坦好走。“现在我从家到学校再也不穿筒靴了。乡政府、学校、村上都关心我,所以我教书就越有劲儿了。”梁淑敏高兴地说道。
记者来到梁淑敏家中,她的丈夫邱奇品正在打扫卫生,自从老伴儿选择重新回到教师岗位上,他便成了村小的专职厨师和家里的总后勤员。梁淑敏告诉记者,老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,老伴是她心目中最可爱的人。如今,老伴早上6点起床就给她做早饭,自己吃完饭把碗筷一扔就走了,老伴儿在屋里收拾家。当记者问邱奇品是否反对妻子教书时,邱奇品说:“我跟老伴在一起不容易,她放弃了在北京的优越生活,不顾家人的反对,毅然和我回炬光的老家,她没有怨言,和我一起支撑起这个家,抚养孩子长大,我非常感动。所以,她现在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我肯定支持,她开心我就高兴。”
梁淑敏说,“在我有限之年,我只要有能力,就会慢慢教,教到80岁。只要我有能力,就要在那里守着。因为学校需要我,学生需要我,我为什么不这样做呢?”



(责任编辑:张思德纪念馆:何文)
顶一下
(2)
10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